当前位置
首页 > 关于 > 行业动态
数字化趋势下,如何实现资产数字化管理?
蓝冠注册小秘书 | 20757年8月27日

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大趋势,疫情以来,世界各国企业均受到冲击,面临压力。


我国一些企业亦以抗击疫情为契机积极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,运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手段进行复工复产、精准控制企业库存、保障生产生活…大幅提升企业管理效能。


去年秋天,《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》提出相关要求。


数字技术与资产管理如何擦出火花,是在政策推动和现实压力的双重背景下各企业均面临着的课题。


三个转变


资产的数字化管理转型,是利用新一代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技术对原有管理模式的重塑和改造,是提高我国企业数据治理能力、提升企业资产配置效率的重要手段。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转型,需要实现三个转变:


工具思维  数字理念


传统的资产管理重财务数字的变化,把信息管理系统当作一个简单的工具,而数字化管理转型则聚焦于商业模式和平台运营,需要将数据视为核心生产要素。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型,甚至是管理理念的颠覆。


提升效率  提升价值


信息化管理是流程驱动,主要解决的是传统管理的效率不足。而数字化转型则是数据驱动,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一系列新兴技术的发展,资产的各类信息都可以录入系统,并利用算法发现数据价值,不断挖掘企业资产价值提升的潜力。


经验判断  智慧决策


通过对企业资产的数字化管理,将决策观念从经验判断向数据说话、智慧决策转变,进而拓展为对产业布局的洞见和选择。


资产数字化管理转型的基础路径


在资产数字化管理转型的过程中,要以数字管理平台建设与完善为出发点,借助一套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系统,实现对资产的精细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管理,为将来资产经营决策、实现保值增值提供数据支撑。建设路径简要来说,即建立统一标准的资产台账,打造稳定可靠的大数据库,绘就多维立体的资产画像,铺开严密安全的信息防护网。


建立统一标准的资产台账


建立数字管理平台时,对分散在各系统中的数据提供一套统一的数据命名、数据定义、编码规则、业务口径、技术口径等基准,同时,通过建立科学的统一标准(信息采集要求、录入原则、录入管理等),避免业务之间数据壁垒的产生,为以后数据的统筹利用打好基础,提升数据利用效率。通过统一的标准管理,还便于各职能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自身资产总体状况,避免先清后乱,从而为资产管理提供更多数据支撑,优化了资源配置,也实现了共享共用的和谐。

打造稳定可靠的大数据库


数字管理平台建立以后,就要对集团拥有的资产情况进行全面、准确地录入,形成资产数据库。随着资产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开展,资产数据量、交易量将逐渐增多,必须着力提升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信息存储能力、处理能力、以及数据交换能力。在硬件设施和网络配置方面,采取适用为好、适度超前的原则,既注重成本效益相匹配,又注重新技术的使用。数据库在满足现有使用需求的同时,适度采用5G、物联网等新技术,在保证数据稳定可靠的基础上,丰富数据的采集维度。


绘就多维立体的资产画像


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效归集内外部数据,形成资产画像,从物理属性、环境属性、用户属性等各方面对资产进行分析,从而为优化资产管理和运营提供依据。但数字化管理不仅仅体现在数字化运营的维度,更是通过算法模型,对未来收益的预测和风险的评估及预警。在基础资产数据全面、准确录入的基础上,采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,按不同业务板块、业务条线对资产管理的不同需要,多角度、多层次分析集团资产配置状况,一方面便于快速、实时掌握各类资产的规模、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,一方面可以对资产的资源配置方向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持。同时,利用集团资产管理系统的查询、分析、预警等功能,节省人力物力提高工作效率,把管理工作者从具体的事务中解放出来,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业务的组合、协同、重构升级中去,实现管理上的革命。


铺开严密安全的信息防护网


随着数据逐渐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和核心竞争力,资产数据的信息安全也成为了核心命题,这就需要建设稳定可靠的数字安全防护网。要从大数据等技术应用角度出发,更新员工对企业数据、敏感信息的认识,从而更好地实现数据安全评估、搭建有针对性的技术防护措施。同时,要改变单一、传统的网络防护思维和手段,积极构建以数据安全为导向的全新网络防护体系,来应对可能的网络威胁和风险,强化信息数据安全。


总结


综上所述,企业要始终瞄准资产管理中信息不清楚、协同效率低、监管能力差、风险难把控等矛盾痛点,以资产管理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为抓手,完善数字化转型战略架构,持续提升现代资产管理水平,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融合发展水平。